top of page
薛銀丹
台灣農村社區永續發展模式:以休閒農業區為例
Presentation at:
2018年社會工作、教育與社會發展國際會議(SWSD-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台灣農村社區經過社會、經濟、環境變遷下,在1980年代後農業已經不再是傳統的『以農為本』而是逐漸轉型為『農工商業的農村』,然而現今農村發展中,農民收入低、農藥使用量攀高不降、農村就業人口節節下滑,於經濟、環境與社會面皆呈現困窘,在這樣的變遷下政府開始提倡農村改革,期待農村不僅可滿足農業生產、農村生活及保育生態,並認為,唯有永續利用,農村才能永續發展。鑒於農村的發展是一個長久的演變,所以一項成功的農村改造具備各項重要因素間因果的複雜與時間遞延關係。故本研究目的透過本研究將透過系統動力學,研究農村複雜的現象,人口,環境經濟產值都是互相牽扯相關的因果關係,釐清農村永續經濟、環境、社會重要因素間的因果關係,找出台灣農村的重要結構,並提出農村永續發展的建議。研究發現,台灣農村社區永續發展之關鍵環路包含:(1)永續經濟結構,(2)永續經濟社會平衡結構,(3)永續經濟環境平衡結構。
薛銀丹: Bio
bottom of page